我从学家师成老先生前,学习过多年截拳道,对自己的拳脚发力是有一定自信的,但是遇到家师后,深为形意拳的劲力所折服。
然而家师称,师爷汪泽同老先生当年的劲力才是绝顶。,却因时局动荡,不得不退居故乡开封。当时开封有人质疑本门形意功夫,师爷心情本不佳,于是前往理论,一个劈拳打出去,脚下踩劲使茶几受震弹起,茶几上的杯子蹦起一尺多高,摔碎在地;演示靠劲,一下靠在墙上,声震全屋,窗户玻璃因此震裂。
这等前辈英武的事迹,刺激的我昼夜用心,苦练形意,其后又受师伯洛阳汪先生(汪师爷次子)、师叔杨先生等前辈多次指点,对于形意功夫有点滴心得,但因资质所限,功力一般。
今就形意拳入门的一点小见识,与武林通道探讨,形意入门,有展、直、蓬、发、透五字:
展:展是形意八字之首(无独有偶,太极八法第一为掤。个人认为展与掤有很大的相同性)。展法的要求,是初学形意甚至学有根基的人都应注意的要求,最直观的表现是架子要大,越大越好,如此才能使劲力、筋骨最大范围的开展。
故拳,有“先求开展、再求紧缩”的古训,其实到老都能练大架子,还能劲力流畅,
是功夫的表现,汪师爷晚年拳架极大,比其壮年时还大,定步劈拳一步间距有一米五以上,然而机巧轻灵、浑厚威猛兼具,这是功夫改造了生理,所以能以高龄打如此大架。
展法的内里要求,是“缓缓舒展”,是从丹田处,向两手两脚、头,摊煎饼一样缓缓摊出去,不能断。
直:古人认为形意是枪劲,枪劲是何劲,一个字:直。
在展的基础上,找直劲,直劲者,按着拳法的指定路线走,不偏不绕,才是直。
汪师爷生前传劈拳,有名的有几种,合劈、搓劈、直探,直探之劈拳,最可参考直劲。
步子前冲、两掌交错,在展劲不丢的情况下,直探出手,是把展劲发挥的最好的一种形式。
蓬:这个字是自己考虑不少时候选的,相对于太极的掤劲,形意的劲力更直接,这个蓬,蓬发的蓬,如同揉面时面团全部发好的状态,由内而外,浑身胀满,如果没有展、直做基础,把四肢身躯立好骨架,这个蓬,不好体会。
发:展、直、蓬,还都有缓缓伸展的原意,但如果始终停留在展直蓬的境界,容易困在自身,没法发出去,还需要向发炮弹一样,把劲力发出去。
开始发,可以只发五行拳,在严守展、直、蓬的基础上,快速启动劈拳、崩拳或其他拳法(就个人看,劈拳体验最好)。
透:久练展直蓬发,先容易练成的,是撞劲,但是这个是附属产品,练了就自然会有,不是形意拳的真正追求。赵道新先生曾说很多武术家是推人,而不是打人,就是因为练出了撞劲。一个劈拳打出,只撞在表面,那是不行的。
穿皮透内,才算是一个基础的劲力追求,如何求透?个人认为,要断劲。展直蓬发都劲力连续,而到了透的阶段,要打断它,但是这个断,非常的短暂,劲虽断,势连贯。
古少林拳法称:三字沾按吐,全用小天星。把劲发出去的过程,是有顺序的,沾上、按牢、吐劲,而不是上来就猛发。只是少林派用小天星,用的还是根节(手的根节),形意拳、八卦掌、太极拳等内家拳则根节(掌根)、中节(掌心)、甚至稍节(手指),均是发力处。
李仲轩老人写他的妻舅用劈拳把人定住了,一连定住了十几个人,以前不懂,现在看来,应该是透劲把人打岔气了,一动就疼,只好不动。这是透劲的功用。
展直蓬发透,不止对我的形意拳有所指导,连自己的咏春拳也有所启发,咏春肘底力,甚至很多南拳的练习方法(铁线拳),其实也是努力的用暗劲在舒展肢体。
作者简介:刘志,新郑九砺国术馆馆长、洛阳田金峰太极形意八卦研究社研究员、精武会咏春拳学教练员。修习黄系咏春、河北形意、截拳道等技术。
点击阅读原文,进入武文化书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