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4日,,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、最系统的改革。高考改革“牵一发动全身”,它究竟对社会各方面有何影响?此次改革能否成功,兑现和落实才是关键。
改革开放之初的恢复高考,使无数人的命运发生转折;新一轮考试招生改革,同样牵动人心。这一改革不仅能减少城乡教育差距、缓解唯分取人之弊,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。从高考到中考、从高校到中小学、从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、从考试方式到教育理念,教育改革不断推进,让更多人的成长从中受益。
高考改革啃了哪些“硬骨头”?
高考已经历多次改革,但时至今日,“一考定终身”、学生学习负担过重、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等弊端仍然存在。新一轮高考改革能否啃下一根又一根“硬骨头”?
力破“一考定终身”——不分文理科,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
9月4日,。在外界看来,这一文件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对争议已久的文理分科“一锤定音”。
根据上述文件,中国将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: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。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科目不变、分值不变,不分文理科,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。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采访时表示,单考文科或理科,容易造成人的片面发展,不分文理符合人成长发展的需要,也符合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基本要求。
“但文理不分科的‘副产品’,则是提高了学业水平考试在学生评价机制中的分量。如此一来,有人担心这是变相增加了学生平时的学习负担。”储朝晖说。
对此,,“这次改革,我们是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。”
储朝晖认为,学业水平考试需要比较长的发展时间,这次的改革方案值得肯定,但还是比较简单,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。
为此,他建议,未来应该由学校组织专业团队进行评测,形成良性淘汰机制。通过增强考试过程中的专业性,才能既不增加考生学业负担,又能实现公平。如仅靠行政方法来解决,确实很难走出减负泥淖。
力改“唯分数论”——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参考
近年来,“唯分数论”被视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大顽疾,备遭诟病。为此,4日出台的改革方案提出,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参考。
方案提出,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,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,注重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、学业水平、身心健康、兴趣特长、社会实践等内容。
刘利民副部长指出,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参考,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,一是考试成绩有局限性,成绩只能衡量学生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,但不是全部;二是人才选拔标准应具有全面性。
“这次把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结合起来选拔人才,方式应当说更加科学,有助于扭转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,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,到关注活生生的人,实现知行统一。”刘利民说。
储朝晖则对此表示担忧,“在使用总分评价的模式下,一般很难真正解决‘唯分数论’的问题。”储朝晖建议,高等学校应该和中学之间行成一种相互鉴别的机制,高校如果觉得中学不好,可以将比重压低,好的则将比重放高。经过相互磨合,会变得更为客观公正。
如何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信,成为外界对这一改革的最大担忧。刘利民表示,将进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,譬如对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、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统一的电子管理平台、严处弄虚作假者等。
力缩“区域、城乡入学机会差距”——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录取率,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
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,当下中国,区域、城乡之间入学机会的差距,越来越受到关注。为缩小这一差距,这份改革方案明确提出,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。
方案明确,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,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。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,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,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,力争到2017年,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。。
记者注意到,,这一改革方案亦有明确表述,即“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”,并进一步明确,“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,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。”
“希望通过以上举措,不仅要让优秀的农村孩子有大学上,还要上好大学,让更多农家子弟有实现梦想的机会。”杜玉波说。
力除“加分造假、违规招生乱象”——给加分做“减法”,自主招生挪至高考后
每年高考前后,围绕加分都会发生一些新闻事件,引发有关其存废的争论。和往年相比,今年的“丑闻”格外多,质疑、反对声尤其强烈,持续引发关注。
为此,此次出台的方案明确提出,要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。用杜玉波的话说,就是给考试加分做“减法”:2015年起取消体育、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。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,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。
与高考加分一道备受关注的,还有争议四起的高校自主招生。记者注意到,在这份改革方案中,官方首次提出,“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。”
“这一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少自主招生对统一招考的影响,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学校的自主权,对于考生而言,自主选择也会受到限制。”储朝晖说。
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,如果高考后的自主招生,能借鉴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,由学校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,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若干所学校,学校独立进行录取,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,这就实现了考试招生分离,既扩大学生的选择权,又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。
“但如果高考之后的自主招生,只是推广已经在内地一些高校实施的方式,即考生参加学校面试之后,要填报志愿,把该校填报在提前批的第一志愿,学校再结合学生的高考分数、大学面试测试成绩和中学学业测试成绩进行录取,其价值和意义则十分有限。”熊丙奇说。
周一至周五9:00-17:00回复【咨询】+详细内容,可获得在线帮助
华图教育全国客服电话:4006-01-9999
↓↓↓详细内容请点击“阅读原文”